短信/邮箱订阅

登记信息即可下载

姓名 *

公司 *

所属行业 *

所在岗位 *

联系电话/邮箱 *

 

01 摘要

 

 

02 目录

 

03 全文

一、初衷与实效
(一)初衷:掌握重大事件脉络、实现重大事件预警和加强对监管的监管
(二)行动:发布建设方案、系统完成初验和系统常态化运营等
(三)实效:现有项目并未有效实现初衷
(四)问题:互联网+监管项目是什么?为什么实效差?
二、监管的本质
(一)数字政府及其角色与行为
1.数字政府
2.角色行为
(二)领导、办公厅/室和部门业务应用
1.领导业务应用
2.办公厅/室业务应用

PPT

互联网+监管的反思

       "互联网+监管"是提高监管效能、创新监管机制的有效手段,是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8年10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强化对地方和部门监管工作的监督,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的及时性、针对性、准确性,并通过归集共享各类相关数据,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反映出领导的三个初衷:掌握重大事件脉络、实现重大事件预警,加强对监管的监管。国家、各省及相关部门“互联网+监管”系统陆续启动建设。其中,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于2019年11月完成初验,并于2021年通过竣工验收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系统运行以来,各地区加快各类事中事后监管数据汇聚,开展监管数据共享和深度挖掘,在实现监管信息全程可溯、监管部门协同办公和智能化决策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市场侧“江苏3·21响水化工企业爆炸”等重大安全事件依旧发生,系统无法针对重大安全隐患事件及时预警和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一体化跟踪监管,导致“互联网+监管”系统的监管实效难以保障,监管初衷难以兑现。

       互联网+监管的本质是什么,互联网+监管实效差的根源及如何提升成为必须反思的重点。本研究通过梳理数字政府基本结构、监管体系 (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 、以及角色与行为,重点说明和区分了领导应用、办公厅/室应用和部门应用,并基于社会共治理念提出标本同治和重点通治的治理新理念,总结出互联网+监管的特征与本质,通过与监管一期项目建设现状对比找出三点失效原因,分别是没有领导应用以及与其紧耦合的办公室应用,只有残缺的部门应用;没有重大事件的业务模型,及因果性信息,只有部分相关性数据模型;没有市场主体自制的动态实时信息,只有政府与市场两侧静态时点信息。最后针对项目二期提出了“回归项目初衷、建设领导应用;补齐项目短板、强化办公厅应用;强化监管能力,倒逼部门应用;启动知识工程建立重点任务树和事件模型库”等建议。

名称:互联网+监管的反思

形式:PPT

范畴:数字政府

导师:罗建中

学生/研究员:马占川、彭萨茹拉

合作单位:太极创新研究院

完成时间:2021年12月

发布时间:2023年7月20日

互联网+监管的反思迭代汇报

即将开始

未开始

互联网+监管的反思交流会

导师:罗老师                   学生/研究员:马占川

2021年12月21日

提前预约

10人已预约

正在进行

暂无会议,休息一下

已结束

已结束

互联网+监管的反思迭代汇报

查看回放

2人已参加

导师:罗老师                   学生/研究员:马占川

2021年12月20日

查看更多 →

放会议

体验沉浸式互动会议

我要创建

  • 回到顶部
  • 88888888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三)监管体系: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
(四)社会共治

三、失效的原因
(一)没有领导应用,以及与其紧耦合的办公室应用,只有残缺的部门应用
(二)没有重大事件的业务模型,及因果性信息,只有部分相关性数据模型
(三)没有市场主体自制的动态实时信息,只有政府与市场两侧静态时点信息
四、下一步工作
(一)回归项目初衷,建设领导应用
(二)补齐项目短板,强化办公厅应用
(三)强化监管能力,倒逼部门应用
(四)启动知识工程,建立重点任务树和事件模型库
(五)互联网+监管平台:业务驱动 & 技术赋能

互联网+监管的反思.pptx

信息资源库

研究报告

仿真实验